荣昌区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多元构建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谱写荣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双高推进,构建职业教育提质领跑“新路径”。一是高站位绘制新蓝图。区政府与市教委签订《促进荣昌教育现代化发展合作协议》和《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荣昌区出台《加快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工作方案》《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等系列支持举措,定向领航全区职业教育发展。二是高起点构建新体系。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扩优提质,发挥荣昌国家高新区优势,出台区域内职业教育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十条举措,形成“五校一院”新布局。深化“教育强市高校区县行”,与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中医药学院等9所高校“双向奔赴”,推动科技成果、人才转化等创新资源持续赋能地方发展。
二、提质扩容,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一是做大做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围绕“双一流”建设,与西南大学签订《深化校地合作协议》,落实土地352亩,建设新农科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基地,确保1万人左右办学规模。二是助力建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推动市畜科院与西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共建“中国畜牧现代化研究院”,依托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等四大国家级平台,定期举办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搭建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全国畜牧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三是提质赋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引进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投入资金29亿元建设荣昌校区,并于2024年9月竣工投用;启动350亩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无偿划拨土地47655平方米和校舍40855平方米,用于实习实训场所。四是提档升级职教中心。投入资金4亿元,新建5栋教学楼共计4万平米,推进荣昌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和中职“双优”建设,实现办学条件达标率100%。
三、协同发展,搭建多元人才培养“新平台”。一是建载体。围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荣昌“2335”先进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产学研协同提升生猪产业核心竞争力为路径,成立全国农业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即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以确立世界猪业强国地位为愿景的国家科技平台。成立重庆市电子电路产教联合体,汇聚了57家知名企业、16所高等院校、3所中职院校、现代电子装联生产线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智能装备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积极筹建1个国家级和2个市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二是创模式。参与市内外优质产教融合共同体8项,丰富产教融合体新形式;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47个,校地企共建共享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各类平台,2024年,全区共获发明专利授权1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34项。三是育人才。聚焦人才培养,打造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工作室、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川渝现代农牧职教集团等人才发展平台5个,创建国家示范专业、市骨干和高水平专业等专业建设项目15个,为成渝两地输送2万余名工匠人才、专业技能人才、生产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和职业农民,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高动能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