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的逐步融合,催生出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亟需更多支撑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新的发展形势下,职业院校应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以“五金”建设推动专业数字化转型,才能培养出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时代性、国际化、高水平”为办学目标,遵循“以生为本,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的办学理念,积极打造“五金”示范成果,培育国家级“新双高”专业群,不断强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校企融合,共建“金”专业

围绕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和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按照“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重点打造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智能控制、新能源、市场与商务五大工科类骨干专业群,形成集群优势,实现“以群建院”,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首期开设专业均对接雅迪集团目前岗位紧缺人才,学习合格的毕业生可根据双向意愿选择进入雅迪工作。计划5年内专业总数达到25个,形成以现代制造技术为核心的专业体系。


校企一体开设“雅迪菁英班”

校企合作,共建“金”基地

基于“真任务、真场景、真过程、真产品”,校企合作共建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校中厂、厂中校”高水平实训基地。现已建成“校中厂”——雅迪电动车装配生产线、“厂中校”——雅迪集团重庆生产基地实训专线2条。规划依托永川区西部职教基地,与大族机器人、利勃海尔等优秀企业深化合作共建20个实习实训基地,最终形成三元协同的产教融合实体。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校中厂”雅迪电动车装配生产线



雅迪集团重庆基地“厂中校”实训专线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厂中校”认知实习中心—知行塾


校企协同,共建“金”师资

学校实行“双院长”“双带头人”制,由企业高管和高校教育专家组成;实行专业建设“双负责人”制,由企业高级工程师与学校专业带头人共同担任。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成“企业大师讲堂”,10余名上市公司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担任讲师;建成“工匠工坊”,20余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训导师。学校通过开设“企业大师讲堂”“工匠大师工坊”,邀请企业工程师、制造龙头企业高管走进校园。积极创新多元化教学方法,大力推广项目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法,探索班导制、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与雅迪集团重庆基地开展教师座谈会


校企共研,开发“金”课程、“金”教材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以岗位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为导向,紧扣企业需求,紧跟产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将知识理论围绕企业痛点需求重构、整合,并融入思政元素。一方面,校企合作将工厂最新生产流程和技术工种开发编制成教材,根据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工程实践案例,撰写“活页式”教材;另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操作手册、培训手册、培训包,撰写工作手册式教材,打造具有思想性、职业性、先进性、创新性的“金教材”。


当前,学校立足国家战略与行业企业发展实际,以学生发展需要和制造业用人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与雅迪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真实生产场景、典型生产案例转换为课程内容,将雅迪干部及新员工培养的160余门课程融入课程体系,联合开发专业课与实践课11门,编制活页式教材和工作手册教材10余套。与雅迪校企一体创新“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启动“雅迪菁英班”“中德工匠班”“国际领航班”“综合创新班”等特色班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保障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企业需求标准,确保“学生学的就是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