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依托“一盘棋”统筹思维、“一幅图”宏观规划、“一件事”聚焦原则、“一个码”便捷服务、“一张网”全面覆盖,创新性地构建了“战略转化为业务、业务细化为流程、流程标准化操作、标准数字化管理”的四化流程管理模式,全力构建高效、便捷、智能的校园治理体系,以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塑造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以“一盘棋”为战略导向,精心布局校园治理新蓝图
学校聚焦重庆数字化建设和“1361”整体构架,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强化决策与统筹协调职能,将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数字化建设纳入各行政部门年度考核体系。通过举办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逐步转变工作理念,形成流程化、标准化的工作风尚。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深入二级部门调研流程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全面了解各部门在推进治理现代化和数字化建设中的实际进展与面临的挑战,由上至下压实责任,推动数字校园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以“一幅图”为核心基石,全面重塑校园管理新生态
学校围绕“数字中国”“数字重庆”等工作要求,以数字赋能为手段,以流程管理方法为突破口,提出“战略业务化、业务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数字化”四化流程管理新理念并全面推动改革实施。组织各职能部门全面梳理工作业务流程,统一绘制“泳道式”流程图,编制全校业务管理流程260余个,形成学校《业务流程管理手册》,详细阐述各业务流程的具体步骤、责任分工、时间节点,明确各环节的输入输出要求、风险控制点以及关键绩效指标,构建全校教师、学生、专业、课程、组织架构、后勤保障等关键数据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治理体系优化与重构。
以“一件事”为中心引领,创新集成业务办理新流程
学校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对办事程序进行全面优化,完成网上办事大厅基础平台和移动端的开发与部署工作,全力推进高频“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将师生的办事需求集成统一到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师生关注的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网上办”“一次办”全覆盖。校内师生可通过本人证件享受“上网一个号,信息一个站,消息一通道,校园一张卡,办事一张表”的便捷,实现师生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做到了师生办事流程最优、办事成本最小、办事材料最少、办事效率最快的目标。2024年累计完成“一件事”网上审批程序15760余次,初步构建起服务师生正常生活、学习、生产的全链条“一件事”集成服务。
以“一个码”为便捷纽带,匠心打造校园服务新感受
聚焦师生关注的教学、工作、生活等最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和场景,设置“杏林问答意见收集反馈码”,建成了“扫码式”反馈、“一键式”送达、“1小时”回复、“24小时”整改、“48小时”曝光的“一码通”网络平台,打通学生及时反映自身合理诉求提供更便捷的渠道。自2024年3月运行以来,学校收到师生意见1800余条,答疑解惑400余条,回应师生关切600余条,处置办理实事300余件。通过“一个码”内置的反馈功能,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改进措施。学校定期开展办事效率督查与通报,构建起了职能部门及时回应、即时处置、及时办理、跟进调查、监督检查为一体的高效、快速、处置、督办闭环系统。“一个码”实施后,校外信访率下降65%,师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增长了6个百分点,“杏林问答”因 “便捷、即时、高效”等特点,深受师生青睐, 形成“师生关切不出校,热点事件不发酵”的安定环境。
以“一张网”为互通桥梁,有力赋能产教融合新飞跃
学校积极探索“学校主导、政府引导、院企参与、产业协同”的模式,打造重庆智慧健康虚拟仿真资源云平台,与爱尔眼科、欧利美口腔学院等企业共建“学徒制班”“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全面数字化运营管理,激发学校的新质生产力;附属人民医院用数字赋能医联体高质量发展,启用“1+1+N远程诊疗模式”,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构建起一张覆盖渝东北50余家偏远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超声、心电、放射、病理等远程会诊服务逾年均3万余人次;开发“学校—村委—种植点”云种植平台,在校内进行中药材种源繁育示范推广基地各项指标的监控和实验数据收集,实时显示种植基地各种药材的生长情况、湿度、温度等各项数据,工作人员可根据各项数据情况,远程遥控喷水、洒药、施肥等各项操作。通过数字化、科学化服务万州区恒合乡3个村600余亩的中药材种植超500万药株。
通过深入的业务流程优化与全面的数字化改造,学校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提升、师生满意度与归属感的双重增强、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双重提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