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要求,深入实施“数字航院”工程,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覆盖教学全过程和师生服务管理全流程的微服务和应用,有效提升教学服务水平和学校管理效能。
完善基础设施,支撑智慧校园建设
基础设施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保障,学校采用XGSPON技术,建成万兆全光校园网,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将40多台服务器组建成融合集群,提升云计算能力,为管理和教学提供充分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基于此,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完善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网络安全体系,为学校数据安全筑起坚实“防护墙”。
2022年,学校官方站群系统、学工系统以及财务系统通过二级等保测评;2023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建设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学校大力实施“最后一公里”工程,通过自主开发+校企共建方式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教案编写、课程教学、课后评价等教学过程信息化。
在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方面,开发教学设计与运行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保证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课时教案、授课计划和课程运行的吻合度。
在课程教学方面,依托超星泛雅课程平台,为师生开通网上学习空间,推动课程线上开课,实现课堂教学数字化;建设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第二课堂过程化数据自动采集。
在课后评价方面,开发课堂动态小程序,每次课结束学生立即评教,让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感受,让教学督导能够及时掌握教学质量。
在课堂巡查方面,建立巡课系统,实现教学督导远程巡课;依据OBE理念升级教管一体化平台,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监测”的贯穿式、一体化理念设计,服务于教学管理业务,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治理能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学校大力开展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流程再造,构建治理能力数智化体系,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一方面,以信息化为手段,打造目标清晰、标准明确的内部质量管理机制,构建数据驱动的信息化治理体系,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数字化转型;建成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校本数据中心,发布《校本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建立校级数据标准,从学校层面规范数据管理,推动数据互通,消除“数据孤岛”。
另一方面,推动管理流程再造和治理体系重构,全面建立工作目标数字化、标准化。发布《数字化转型考核办法》,将信息化工作列为部门工作重要考核指标,推动各部门主动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快工作流程全面数字化进程;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新建或升级现有业务系统,建设129个微服务和应用,基本覆盖全部管理工作,实现工作过程数据化;建设数据融合中心,实施过程采集和实时采集,确保数据及时、真实、准确,建立数据开放中心,及时共享和推送数据,实现数据流动智慧化。
此外,学校还建设大数据决策平台和各部门业务数据分析平台,精准打造教师和学生画像,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学校各项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数字化转型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学校成功获评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育部信息化校企合作共同体,建设国家级资源库2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获得国家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奖项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