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数字校园建设为抓手,聚焦硬件建设、教学改革、数据治理、服务师生等不同维度,打造智慧职教建设发展的新生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先后荣获国家级“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试点单位、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等荣誉。
筑牢数字基座,打造智慧校园环境
2023年,学校开启对校园网全面改造的序幕,逐步建成主流的“5G+WiFi6”全光校园网,形成“200G主干、万兆光纤入室”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校园网高速公路;通过手机5G传输与校园网深度融合,实现手机用户通过运营商5G网络也能无感和快捷接入校园内网,享受内网丰富资源。
VR教室
智慧校园指挥中心
与此同时,学校建成行业先进的数字校园指挥中心,内设高分辨率弧形大屏、LED拼接屏、高清LCD显示屏、透明屏以及与其联动的触摸型沙盘模型等设备设施,实现重要会议、指挥决策、参观观摩、学生体验四大主要功能。
建成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国家级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联合江西科骏等企业,建成高端智能装备虚拟仿真等4个仿真实训室,应用虚拟仿真软件(VR)40余款,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20余个专业的理虚实一体教学课程60余门,服务校内外师生及社会培训达2万余人次,建成虚仿云平台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获得国家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
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自主研发“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综合平台”和“教管一体化教学平台”,自建虚实结合的“云课程”平台,推进重庆高等智慧教育平台注册和使用,充分满足师生教学需求。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校级共享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院系根据各专业特点建设了AR/VR/MR等各具特色的虚拟仿真实训室,形成校级虚拟仿真实训体系,突破了学生实训的时空限制。
教师现场教学
目前,学校校本智慧教育中台教学资源已超15TB,各类教学资源文件130万余个。联合百余家院校、企业、科研院所,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精品数字化资源2.7万余个;在线精品课程182门,其中国家级10门、市级59门;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66个,其中国家级虚拟仿真资源4个,校级虚拟仿真资源62个,服务师生4万余人。
建设智慧平台,加强数字教育治理
自2021年起,学校以教师职称评审和学生毕业条件为主线,依托数据治理能力和大数据应用技术,按照“一数一源”原则,对学工、人事、教务、科研、资产、财务等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全域治理。通过校企合作研发校情态势感知平台,建立全校师生个人数字档案,让管理决策可视化、数据化、智能化。
基于物联中台的门锁管理和效能分析
在已有基础上,学校还不断深化数据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建立区域校地合作大数据平台、持续采集政府公开报告数据和行业数据等,将数据治理的范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基于已建立的各专题数据库,通过进一步细化数据采集粒度,为数据应用提供更为丰富的基础。
加强“一站式”服务,提升智慧管理效能
学校在学生社区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涵盖“一站式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和“掌上服务系统”。“一站式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五大体系、八大模块,进行学生从入校、在校、离校的全程全方位管理,打通了学生处、学院、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打破了过去各职能部门所设管理系统间存在的信息壁垒,实现了实时进行数据更新和信息共享。“掌上服务系统”依托掌上应用,实现了线上迎新和社区生活缴费功能,省去了线下办理的繁琐流程,实现了学生“一部手机在手,通行校园无阻”。
学校在学生社区安装多种人脸识别终端设备,通过“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技术,实现人脸识别监控全覆盖,提升社区管理人员工作效能,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进行智能服务。在2023年,学校获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