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和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职业教育从“单向引进借鉴”走向“双向共建共享”。

近年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以“高质量产教融合”为重心,坚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原则,联合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牵头成立“全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构建了基于“岗课赛证培”链条创生的“伴企共建、跨境协同”全域生长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实现了职业教育出海的数字化、标准化及精准化。


基于“岗课赛证培”链条创生的“伴企共建、跨境协同”全域生长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职业标准随企出海,共同体建设扬帆国际

学校与长安汽车等共同体成员共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专业泰国留学生订单班,研制专业标准和教学标准,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产教融合。

2024年11月,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职业教育就服务到哪里”的有关要求,学校主动对接“走出去”的长安汽车和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秘鲁利马国立圣马科斯大学,分别签订了关于车辆技术和数字经济两个领域的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备忘录。该项目旨在落实元首外交,紧紧围绕“渝车出海”和“钱凯港”建设目标,学校与长安汽车等“走出去”企业联手秘鲁利马国立圣马科斯大学,开展中秘(鲁)职业教育紧密合作,探索共建中秘鲁班工坊和在秘鲁组织和实施“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以及世界职业技能大赛。


举办中秘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启动仪式

此外,学校还与长安汽车联合牵头成立了全国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落地建设“重庆工商·长安汽车产业学院”“重庆工商·长安汽车产教融合中心”和“重庆工商·长安汽车现场工程师学院”等项目,对标长安汽车产业链岗位标准,为双方搭建了专业技术共享、技术技能人才共育的平台。

引进内化国际标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学校按照“引进吸收—创生资源—提升能力”的路径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先后通过本土化改造国际职教指标体系,创建出符合国际规范、突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标准、课程、教材、线上及线下教学资源;以国际认证考试中心建设为抓手,对标国际职业标准,改造人才培养方案,助推专业国际化改造;打造双语教学与国际化微课比赛双通道,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激发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为职教出海奠定坚实基础。


喀麦隆选手吉吉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赛场比赛

学校围绕“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本土人才需求,在泰国建立了智能新能源汽车、汽车检测与维修等4个职业技能证书国际合作培训中心和考核站。实践中,学校与长安汽车技术团队聚焦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的精益生产、智能生产线的优化升级等,共同推动科学研究、专利申报及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的无缝衔接。

建设推广双语课程,教学资源应用海外

学校结合自身平台优势,积极引进优质国际课程资源,聚焦产业核心人才需求,与行业共同开展教学项目的实践化改造,共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型教学资源,并向“一带一路”国家院校推广。学校先后建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397门双语课程资源以及《汽车维护与使用》等8部双语讲义教材,探索“中文+职业技能”教学模式。


开发双语专业课程和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上线汉语教育云平台

当前,学校建设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等 3 个专业标准、《电动汽车检测与维护》等 12 门专业课程标准获得泰国、老挝等国家认证并在当地职业院校推广应用。此外,学校还与长安汽车签署了《新能源汽车专业泰国留学生联合培养协议》,协同创新“标准引领、资源共建、人才共育、师资互融、精准就业”的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深度与职教出海力度,致力于打造世界认可的高质量职教体系,积极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