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积极响应《重庆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深化产教融合数字化改革”要求,依托“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数字化同频共振。

立足重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定位,学校聚焦化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聚力打造“数字工匠”培养高地。学校积极对接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需求,构建“车间即课堂、数据即教材”的数字化教学新模式。学校获评“重庆市第五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首批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基地”。

夯实数字底座

学校建成校园网有线、无线、5G、物联网四网融合和全场景Wi-Fi6无线覆盖,为整个学校提供了高带宽的互联网接入和无边界的校园网服务。建成超融合平台,对各业务系统进行自动迁移、均衡部署、智能调度,实现灵活便捷服务。将服务器、存储、安全硬件统一集群,形成规模高效、安全可靠的统一算力,满足全校办公、教学、科研算力需求。


学校智慧化工中控指挥中心

构建虚实融合实训生态

学校拥有政企校共建的“3D打印创新基地”,配备上百套不同类型的3D打印设备,集研发、生产、培训、科普、展示为一体,既有利于智能智造相关专业建设,且将基地内的设施、场所等数字资源均面向社会开放,2019年建成以来,为200多名在校教师、3000多名在校学生,以及60批次800余名技术工人进行了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

建成化工新材料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该基地结合化工新材料产业特色,将真实化工生产操作与危险工艺虚拟仿真相结合,建设“虚实结合、校企共建”的教学资源和“校企共享、多向服务”的实践教学项目。建成中药智慧教室,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统一管理各类多媒体与物联网环境设备,提供更舒适的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中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软件赋能提升业务效率

学校建有智慧校园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建成数据中心,整合教务、学工、办公等多个系统,打破系统“孤岛”,实现数据支持下的“合纵连横”,并上线“学习通”APP,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钉钉“工作台”等,实现“指尖办”“网上办”。

应用校园AI助理、AI数智化教学评价系统、医药商品购销员AI克隆数字人、第二课堂AI助手等丰富校园教育场景,跟进新时代“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应用“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时监控水、电、气消耗,有效节省能源,实现绿色校园数字化管理。应用“OA办公”“智慧后勤”系统,通过线上申请-报修响应-评价服务,闭环管理日常维修维护工作,快速解决师生需求。

数字技术重塑教学形态

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云桌面教室和虚拟实训室等不同类型教学场所,运用多种数字技术助力个性化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增强学生参与度。

建成“智慧教学平台”,收集课程全过程运行的多维数据,全面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例如,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数据,调整教学重点;分析课堂活动参与数据,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应用“教学评价系统”推进数智化教学评价改革,课程画像清晰呈现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教师画像准确把握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能力,学生画像细致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潜力,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提升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面对未来,学校将持续以数字化点燃职业教育‘新引擎’,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共享的数字化资源库,支持跨地域的师生和企业专家协同开发课程、参与项目;将企业生产线的数字孪生模型引入课堂,实时同步企业数据,实现教学与生产流程的无缝对接;探索新技术,利用VR、AR、AI、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构建系统完备、服务优质的“1+5+7”数字化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引入AI技术,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智能评估与反馈、智慧校园场景,提升师生体验,为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输送更多“数字尖兵”,让“山城工匠”闪耀世界智造舞台。